PCS云存储服务平台是一种创新的云集成系统,集在线存储、多机同步、桌面备份、数据归档、数据发布与共享等存储应用为一体,可以帮助用户建设一个功能强大的存储服务平台。
- 实验室长期从事信息存储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为科技部存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首批会员单位和信息存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
- 实验室承担了信息存储领域的863重大专项和科技支持计划等项目课题研究工作。
2009年,第一代云归档软件CAStor固定内容存储系统获北京市第二批自主研发的新技术产品称号。
2009年,第一代云备份软件WFS网络存储系统获北京市第二批自主研发的新技术产品称号。
2010年关键技术《一种快速去重的文件数据复制方法》 获国家发明专利。
2011年,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 “基于安全可控硬件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推介会”评选的优秀示范项目。
云存储平台
- 基于虚拟化的存储资源管理技术支持接入不同的存储设备
- 基于对象存储提供可性能的扩展性
- 基于HTTP协议提供标准的Web存储服务接口,便于应用接入和开发
- 基于数据库技术管理元数据支持进行查询
- 不同的云存储应用无缝集成,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存储服务
基于创新技术和丰富存储技术积累成就存储架构上的进步,在存储虚拟化和对象存储架构技术、文件传输和远程复制技术、虚拟盘技术、资源平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开发,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和鲜明的功能特色。
- 强大的存储管理技术,基于存储虚拟化的使底层存储可以采用不同的存储设备实现数据存储。
- 基于对象的存储技术来保存用户的文件,系统在各存储节点自动进行数据迁移达到平衡状态,通过增加存储节点,数据存储容量可扩展,性能可线性提升。
- 对象存储提供标准的REST、SOAP接口,方便应用的开发和接入。
- 云存储服务基于相同软件架构进行设计,可以无缝集成。采用基于RESTful HTTP的访问方式,并采用数据库技术管理的元数据提供查询功能,基于文件虚拟化技术实现云文件便捷、快速操作。
功能特色
- 云存储服务以其全制式、全形态、全系列、全场景的产品,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工作、休闲娱乐等各种情景下的存储应用需求。
- 在功能、业务和信息上,实现紧密的融合,摆脱时间、地点的限制,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互联网生活。
- 让终端软件及云存储服务深度融合,以求达到用户、终端、存储服务三者联动、融合的共生关系。
- 将终端与云存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整合硬件、业务和软件的超越终端,实现了化繁为简、无处不在、情景智能和融合体验的目标。
在线存储
异地办公和出差需携带笔记本和移动存储设备,增加了员工的负担和担心。在线存储服务解决了企业员工移动办公的数据存储问题,员工可以在不同的办公地点、使用不同的机器,如使用公用桌面机或移动设备来存取在云存储系统上的文件,数据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相随身边。
云存储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基于Web界面对文件进行操作,包括文件的存储(上传、下载)、管理(重命名、复制、移动和删除)、搜索和共享。文件及其元数据分别保存在分布对象存储系统以及分布式数据库中,用户使用的空间为虚拟空间,使用者无需关心底层的具体实现,操作简便,速度快。
- 化繁为简,文件存取、操作的WEB页面如Windows界面一样友好,操作简洁,用户一上手就会,免学习、免记忆;
- 无处不在,即插即用,用户可以通过企业、家庭、个人三个连接中心,便捷的把各种终端连接起来,而终端作为云的连接点,构建无处不在的云网络,随时随地都能实现轻松而便捷的链接;
- 按需分配存储空间,基于虚拟空间使存储分配非常灵活,可以随着数据的不断扩展而扩充用户的存储空间。
- 融合体验,可以使用户在一种终端上实现多种应用和体验,同一类业务在不同终端的无缝体验,以及信息便能在多终端上同步体现;
- 与Windows交互情景智能,终端能够根据用户属性(身份、使用习惯)、状态属性(时间、位置、环境),智能呈现所需要的信息,让消费者能在正确的时间和准确的地点上,得到最合适、最贴切的回应和感知。
同步复制
通过移动网络、广域网连接的终端,形成了一个都构建在弱连接网络上的分布式系统。网络的不稳定以及用户任意地加入和离开网络,使得节点间会出现任意的网络分隔。为避免网络分隔对节点数据可用性的影响,满足用户对任意副本数据的修改,只能在节点间维护弱一致性,甚至最终一致性。在用户修改数据后,利用复制技术将用户的更新传播到不同节点,从而实现多节点的数据同步。用户最为熟悉的数据组织方式是以文件为单位的目录结构,云存储系统实现了一个以文件为单位的多主机目录同步服务。
功能特色
- 云服务器中的个人数据文件以本地虚拟盘的方式呈现,虚拟盘的工作方式完全类似于一个本地硬盘。
- 在虚拟盘中,用户可直接编辑、修改、删除或增加文件,也可对文件进行更名、移动等操作。
- 虚拟盘中的数据能自动同步云服务器中。
- 通过云服务器,能实现同一账号在多个终端的数据一致性。
- 通过分片传输、断点续传技术,支持大文件上传到云服务器。
- 在云存储中的同步文件可以基于浏览器直接访问,方便异地办公和出差时随时访问。
云备份服务
计算机病毒、硬件被盗或损坏、离职员工的恶意删除、文件损坏等人为误操作或物理安全隐患因素等,时刻威胁着企业的数据安全。备份服务实现无人工干预的实时数据备份,为企业员工全提供全方位的数据安全保证服务,防止硬件丢失、病毒、人为出错、硬件故障造成的数据丢失。
利用云存储的简单管理,让用户进行备份后无需维护备份设备,这极大的降低了备份数据的维护成本,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和快捷。
通过基于Windows和手机的备份客户端软件,用户可以快速的部署个人数据备份策略,获得安全、高效、智能的个人数据备份服务。
通过基于Windows和手机的备份客户端软件,用户可以快速的部署个人数据备份策略,获得安全、高效、智能的个人数据备份服务。
技术特色
以云存储平台为支撑,针对个人用户实现了对用户桌面数据的备份。用户在客户端上进行简单的操作便可以将数据备份到云端,以及从云端进行数据的恢复。
云备份客户端支持对用户文件目录的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从而减少备份窗口。在用户恢复时,将按照备份时间点对整个目录进行恢复。云备份端对每个文件作了一定的版本控制,支持用户不同备份时间点的恢复。在备份、恢复过程中,用户可对备份、恢复进度进行详细的监控并控制数据的备份、恢复进展。针对现在用户数据的不断膨胀,大文件的出现,云备份端结合对象存储系统支持对大文件的备份,用户可以备份2G以内的大文件。对于大文件备份采用多线程传输,文件内冗余消除等技术降低备份用时,缩小备份窗口。云备份端可以定时地自动运行数据的备份,同时用户也可以手动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
备份客户端运行于客户机上,根据用户所使用的云存储服务,备份客户端将数据备份到不同的云存储平台上。在备份策略上,备份类型分为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系统支持两种备份策略的传输,默认采用完全备份+增量备份的方式,从而减少备份时需要传输的数据量。
云归档
云归档将文献扫描、影像、数码照片、电子文件等重要资料集中长期保存,并提高利用效率;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协作环境,采用了一整套完整的通用归档流程,使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数字资产的存储、管理、分发和再利用。
技术特色
基于磁盘和磁带的归档存储中,需要创建、分配和监控存储来确保一切正常。利用云存储作为归档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使用云存储作为归档可以为用户带来很多好处。云存储作为归档的解决方案使用了本地设备将最近归档数据缓存在本地磁盘以便快速恢复、然后将数据迁移到云存储中作为长期保存。云归档解决方案都是按需使用型的,所以这对于规模最小的企业也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此外,云归档还解决了其他归档形式可能给IT员工带来的操作问题。对于存储数据的长期利用,一方面,云归档针对不同类型数据的特点,开发了在线的应用软件,它独立于客户端环境,不依赖客户端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环境,另一方面,云归档存储系统通过开放的Web Service服务为其应用提供充分的支持,允许云归档直接与用户的应用进行集成。
云归档提供的简单而有效的企业级访问和安全的集中式存档系统,企业可实现“认证一次,各处使用”的目标。通过直观的、图形化的门户界面来简化企业对各种数字资源的归档管理。数字资源归档为这些不同种类的资源提供了综合的管理能力,包括存储与访问管理、过程自动化与工作流程管理、版本控制和安全的登陆/登出功能等。同时,基于云存储接口技术,在归档的各个处理页面采用了与服务器端异步通信,分块载入的方式,系统的各项归档操作不会造成冗余数据的传输,而是将最新的修改和更新信息在服务器端与客户端进行传输,极大的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同时也改善了用户体验。
资源发布 资源共享
企业中数据大部分保存在员工的主机上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采用云存储进行数据存储通过资料的发布和共享,从而使数据价值最大化。
资源发布服务集全体员工之力来建立企业数据资源平台,可以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
数据共享服务依据企业结构和协作办公需求搭建共享平台,解决了企业内部的数据共享问题,方便了及时的共享工作文件和协同办公。
资源发布
- 支持将文件或文件夹发布到资源中心。
- 发布的资源可以提供URL,可以通过URL直接定位到数据。
- 可以对发布的数据进行标签分类。
- 资源中心的数据可以供所有用户访问,并可以根据需要开放给非注册用户访问。
- 可统计资源中心的热门数据。
协作共享
- 支持只读分享和协同分享两种方式共享。
- 支持对文件或文件夹的共享。
- 支持将数据共享给某个用户、用户群组的所有用户和基于项目创建的圈子中的所有用户。
- 支持共享留言,方便协同工作。